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全面进入微博时代!根据微博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二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12亿,其中85%来自移动端,专业垂直领域的达人达2000多万,支付用户也超过4650万。在用户增长趋于天花板的态势之下,微博展现出的漂亮的数字无不让人心动,很多企业公司也开始发展在微博上实现一站式购物的商业营销。总的来说按目前社交电商的发展来看,社交电商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微信,一种就是微博,但微信已经被微商毁的差不多了,所以微博电商化也开始飞速崛起,那微博电商化到底靠谱么?
电商化微博的三大优势
1、平台有强大的流量导入给商家或个人,微商之所以难做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没有流量,在微信封闭的生态系统里,除了暴力刷屏,别无他法。微博虽然可以解决流量的痛点,但并不能解决暴力刷屏,相比于朋友圈里仅供好友的刷屏骚扰,微博所表现的更是过犹不及(因为微博可以圈很多人,尤其是有大V转发时)。
2、依托淘宝,支付宝等在货源和支付上有稳定保障。淘宝的SKU几乎都可以导到微博上来,如果你是消费者,不需要跳转到其它页面,通过支付宝即可完成交易;如果你是传播者,不需要进货、囤货、物流,只需要推送消息或许就能获得收入。每卖出一件产品,就可分得佣金(这看起来非常不错,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3、以大V、达人,意见领袖等为主的影响力和开放的社交关系链。新浪微博能够成功离不开明星、大V的推崇,官方推出的微博橱窗也是基于这些大V们的流量、影响力的变现。由于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的营销对象,所以大V们的影响力一方面可以成就粉丝经济,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平台的活跃度。无论是对平台还是个人来讲,是件两全其美的事。
从流量到商品,从营销到购买,从物流到服务,微博几乎都解决了交易的所有问题,但即便如此,微博要想做好社交电商克服这两大弊端和三重困境。
两大弊端
打开微博铺天盖地的广告迎面飞来,微博推出粉丝通后,每刷新一次就会看到那些强塞给用户的广告信息。在巴掌大的屏幕上,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过度的信息转发,使得用户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成为了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打开微博发现你所关注的大V、达人,意见领袖发送的都是同一个商家的广告,这时候,你会不会感到很崩溃。
随着人人营销,人人皆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这一现象逐渐成为现实,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这种以用户兴趣为导向的,弱关系的媒体平台一旦过度任其泛滥,想必一定会遭到用户的抛弃。
2、社交电商不仅需要达人,更需要能人
对于达人和能人,百科的定义为。达人,即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能人,即在某方面才能出众的人。初看上去并没什么两样。但在电商领域,笔者更愿意将达人看作在某个领域掌握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人,而能人是有专业的销售技巧以及销售培训技能以及懂产品的人。
在消费越来越理性,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相比于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影响力的价值会越来越弱,用户对产品的制作流程和安全性能会更加关注,而能人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三重困境
第一、在去中心化里做聚中心化的事
微博的媒体属性决定了它的信息传播是去中心化的,而以大V为基础的媒体电商,社群电商是一个聚中心化的过程。在微博里每一个大V都是一个垂直化的导购和自营平台,他需要用自己的公信力为品牌做担保,风险与收益并存。而在用户的心理,微博的媒体属性大于他的社交属性和电商属性,刻意去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恐怕会适得其反。
第二、存量用户大于增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