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资 讯

    懂规矩,微信公众号才能愉快滴玩耍

    来源:上海悦普网络 日期:2018-05-19 01:29 点击:

        对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们来说,健康的微信生态系统,方能实现“用户——产品——商业价值” 的生生不息。早在去年8月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出台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而今年3月份又出台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 理规定》。这些规定给微信生态的治理提供了指导,让运营者们可以有效“防雷”。

         作为微信生态安全的宏观原则的“七条底线”和“九不准”,落地到具体的公众号运营和朋友圈使用,涵盖了三个层面:不被欢迎的内容、不被欢迎的行为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赋予使用者的权利。


         虽然“七底线”和“九不准”看似限定了公众平台的运营和朋友圈的使用,但微信团队坚持中立、平等、透明的原则,对每一个账号都依据规范进行严格审查。

    公众号运营与朋友圈使用:阶梯式处罚与划定“高压线”


           微信生态安全的宏观法则落地到公众号运营和朋友圈使用,主要以“阶梯式处罚”与划定“高压线”为主。早在此前发布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中,微信团队就推出了阶梯式处罚机制与举报申诉机制

    1、梯度封号,不同时间段的“关小黑屋”;
    2、内容删除,删除违规内容,将视情节对该微信个人帐号进行警告;
    3、封禁功能,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帐号封禁直至注销;
    4、惩罚公示,执行上述处罚并公告处理结果。


          而微信平台运营规范,一方面是划定行为的“高压线”,另一方面是划定内容的“高压线”。


         微信生态安全重点整顿治理的行为:

    1、配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治理淫秽色情低俗信息


    3、整顿散布谣言的行为


    4、严惩破坏规则的投机行为


         如果用户发现“诱导分享”的行为,可以长按内容,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 “举报”或者 “投诉”;对于违反法律和微信用户协议的行为,一经发现,不仅删除违规内容,还要视情节对该微信个人账号进行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账号封禁直至注销的处罚,并公告处理结果。

         鼓励保护原创,打击侵权行为

         一直在保护和鼓励原创的微信团队,推出更多细化、可执行的功能和制度,对抄袭侵权等行为“零容忍”。

           首先,微信团队区分了“首发”与“原创”的概念:“首发”并不能体现版权保护的目的,容易变成“抢发”,削弱自媒体人的创造力,影响优质原创内容的产生。同时明确了以下类型的文章不能申请原创保护: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4)纯粹用于营销文的章等。


           其次,在打击侵权方面,微信团队按照五级阶梯处罚规范进行处罚,例如误用两次封禁功能,但抄袭一次就封禁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