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资 讯

    去年微博的火热还能持续到今年么

    来源:上海悦普网络 日期:2018-05-19 01:47 点击:

          丙申猴年最后一天,也就是刚刚过去的除夕,微博联手明星、企业、媒体、网红大V等共同向网友发放了价值10亿元的红包大礼,成为2017年开年红包大战中最大手笔的玩家,也充分印证了过去一年微博的辉煌。除此之外,除夕当天微博日活跃用户达1.54亿,刷新峰值,全站视频播放量超过33亿次,成为网友观看、讨论、回顾春晚精彩内容的首选网络平台。

     

          从网红经济的崛起,到直播、短视频的风口,再到一个个影响中国全社会的事件在微博上爆发,微博在过去的2016年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明星企业,活跃用户连续10个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长,股价也实现翻番,市值进入百亿美元俱乐部。然而,在微博经历了过去一年的爆发期之后,2017年也迎来更大的挑战,风口能否持续?用户增长能否继续?一直困扰微博的商业化难题如何更进一步解决?腾讯、百度等行业大佬,以及今日头条、知乎等后来者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都将是摆在微博和微博营销面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用户增长是否还有潜力?


          作为一款社交媒体产品,用户数对于微博的未来十分重要,通过用户数量建立行业壁垒的成功案例,在国内已经有QQ、微信这两款IM产品。而新浪微博也曾经凭借用户对其的依赖,打败了同行业的所有竞争对手。自2014年上市以来,微博的活跃用户数连续10个季度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尽管增幅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净增长的数值却随着基数的增长不断攀升。截至2016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2.97亿,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4%,净增额达7500万用户。

     

          2017年,如果微博依然保持30%以上的用户增长率,那么需要净增近1亿活跃用户,这将是极大的挑战。微博能否完成这一挑战,从理论上来说,其实可以实现。2016年年中,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曾针对微博发布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其中对于微博未来的用户情况也有所预测。报告指出,微博的活跃用户潜力依然很大,从全球来看,平均而言,领先的社交媒体平台MAU为领先的IM服务的55%,在中国则对应着微博与微信/QQ,而后两者活跃用户早已超过8亿,因此微博达到4亿活跃用户的难度并不大。


          另一方面,微博并不能简单的类比国外诸如Twitter一类的社交媒体平台,因为微博除了Twitter的功能之外,还有Instagram的图片功能和YouTube的视频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微博用户在4亿的基础上还会增加图片、视频甚至是直播的用户。如何在2017年快速地实现这样的用户增长?在2016年,微博通过明星网红的粉丝效应、手机厂商的合作、台网合作、向低线城市下沉等等方式实现了用户增长,而在2017年,这些效应依然存在,并且在某一些领域,微博开始了重点发力。


          首先是向低线城市的下沉,从2016年12月开始,微博悄悄上线了同城频道,这并非是要抢百度、58同城等信息类产品的市场份额,而是要将微博上的内容本地化、区域化。上线2个月的时间,微博同城频道迅速覆盖了国内340个城市,并将陆续覆盖海外的700多个城市,并与首批同城大使签约,授予其本地的运营权利和核心资源。同城大使将依据自身在地域方面的优势,帮助微博扶持拓展区域博主,利用更多优质的本地化内容来吸引用户。


          其次,微博将加对自媒体的扶持大力度,在微博开放运营的50多个垂直领域中,已经与超过500家MCN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由这些机构挖掘和培养相关领域优质内容作者,微博则提供内容生产、传播推广和商业变现工具。截至2016年10月,与微博合作的MCN机构中有110多家获得投资,总估值达528亿。这一合作模式令微博在过去一年内尝到不少甜头,在2017年势必会加强,将诞生更多依附于微博平台的自媒体,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内容,从而提升活跃用户数量和粘性。


          摆脱商业化枷锁能否更上一层?


          除了用户的压力之外,微博的商业化道路也曾崎岖坎坷,并一度依靠阿里巴巴输血存活。2016年第三季度,微博最新财报显示,其单季度营收1.769亿美元,其中来自阿里巴巴的营收为930万美元,占营收比仅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