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资 讯

    2015年了,你还在用老眼光看事件营销吗

    来源:上海悦普网络 日期:2018-05-18 23:12 点击:

    从某某宝这个凉茶品牌正式把事件营销这个玩法展示给国内广告人、营销人看开始。每年都有新的品牌通过事件营销创造着奇迹某安全套品牌的微信营销,大家都说做得好,随便一条话题出来就有过万阅读,这是大伙儿都能看到都能统计到的数据。

     

    引用一位老前辈的话:“SNS也好、事件营销也好,不是不花钱,不是你拿个几十万出来就能创造神话,但是相对咱们国内动不动几千万上亿的广告费,能做好SNS,做一个好的事件营销,可以用1/10的费用做到接近的CPMCPC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事件营销的难度越来越大,媒体报道的门槛越来越高,网民互动的口味越来越刁钻。08年一个关于公益的话题, 网民就聊10天半个月,之后媒体一报道几天,别的原来不知道的网民又聊半个月,之后反应慢的媒体再作深度报道,又是半个月。一个事件够你玩一个多月。 15年了,除了全民打车红包、喊韩寒岳父、ALS冰桶这3个点。其他没明星、没自我利益实现的点,半天顶多一天就被淹没,那还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压 根还真传不起来。

     

    那么,事件营销应该怎么做呢?

     

    低级(或失败):YJ

     

    一个很乐衷于策划低级趣味事件的app团队。反世界杯联盟萌妹子旅炮全国游,热点抓的不错,噱头也有,可惜的是植入的不够巧妙,内容也颇为低级。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往往被公众骂的狗血淋头,是一种节操无底线的营销。

     

    清华大学男生卖学姐被褥,此事遭清华大学官微辟谣,包括阿里HR事件,可见阿里的公关水平确实一般。加多宝与作业本微博互动,引发网友强烈的抨击。

     

    事件营销,烦请尽量避开参与政治、黄赌毒之类的敏感话题。炒作要有下限,有节操。在商言商,莫谈国事。

     

    中级:美团分手信

     

    是一个蛮不错的事件营销。成功点不在于是否植入的隐晦,而在于品牌概念植入的确实很深,受众很明显能看出是炒作,但是却难以心生反感,明知道是广告,却纷 纷转发互动,病毒扩散。同类事件包括某一女性私密产品的恶搞咆哮体,洋洋洒洒几百字,配图十多张,却硬是让读者一口气读完。类似360叨姐的硬广时 ,自黑的口吻令读者十分受用。

     

    苏宁易购-邓超-京东618,虽是事件营销,娱乐了大众,却将本是京东618的剁手娘十点流量成功转移到了微博。坏处是,节操掉了一地,损人不利己。网友评论:苏宁,你这样作死真的好吗?

     

    高级:高级的事件营销当属舶来品Uber无疑

     

    不仅效果惊人,即使是业内人士也鲜有人识别的高超营销手段。首先,Uber在欧洲威胁到当地司机的生计,纷纷抗议。来自伦敦、米兰等城市的逾3万名出租车和 豪华轿车司机计划在旅游胜地和商业区制造交通堵塞。这种地质活动没有起到任何抵制的效果,反而起到了宣传作用。使Uber的注册用户短短几日增长了 850%,创历史新高。我们不排除Uber公关暗中操作的可能。Uber进入中国,故技重施,再次扮演弱者,借例行检查之势,宣称遭查封,中 国公众向来吃软不吃硬,同情弱者,Uber的公众关注度再次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