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七底线”和“九不准”看似限定了公众平台的运营和朋友圈的使用,但微信团队坚持中立、平等、透明的原则,对每一个账号都依据规范进行严格审查。
公众号运营与朋友圈使用:阶梯式处罚与划定“高压线”
而微信平台运营规范,一方面是划定行为的“高压线”,另一方面是划定内容的“高压线”。
微信生态安全重点整顿治理的行为:
1、配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治理淫秽色情低俗信息
3、整顿散布谣言的行为
4、严惩破坏规则的投机行为
如果用户发现“诱导分享”的行为,可以长按内容,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 “举报”或者 “投诉”;对于违反法律和微信用户协议的行为,一经发现,不仅删除违规内容,还要视情节对该微信个人账号进行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账号封禁直至注销的处罚,并公告处理结果。
鼓励保护原创,打击侵权行为
一直在保护和鼓励原创的微信团队,推出更多细化、可执行的功能和制度,对抄袭侵权等行为“零容忍”。
首先,微信团队区分了“首发”与“原创”的概念:“首发”并不能体现版权保护的目的,容易变成“抢发”,削弱自媒体人的创造力,影响优质原创内容的产生。同时明确了以下类型的文章不能申请原创保护: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4)纯粹用于营销文的章等。
其次,在打击侵权方面,微信团队按照五级阶梯处罚规范进行处罚,例如误用两次封禁功能,但抄袭一次就封禁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