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阅读率指微信公众帐号发出一篇文章后,全部订阅用户中有多少比例打开阅读。
微信公众帐号的标题,和网络媒体的标题、论坛的标题所处环境很类似。因为都需要在无数密密麻麻的标题中,迅速将自己凸显出来。
“这”和英文中的“This ”对应,同类还有“Here's/这是”等,经常搭配数字使用。
“最”系列标题中经常出现:“最重要、最漂亮、最令人印象深刻、最贵重、最有权势的、赚得最多”等提法。如“揭秘德国最值得买的10大品牌”、“一生必去:中国秋天最美的10个地方”等文章标题。
“好、玩”分别是英文HOW(如何)和WHY(为什么)的谐音。
在网络媒体中,标题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地位。关于标题的拟定与选择、不断优化就成为网络媒体基础且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甚至如头条、焦点等重要位置的标题,需要主编一起参与拟定。
故事冲突性,提炼出兴奋点,简洁有力,观点鲜明,结合名著/知名电影或当下热门事件等,利于吸引用户的目光。有时,与其说这是标题规范,不如说是网络时代的运营操作指南。
具备这类风格的标题,会引起读者的三种反应:
一是勾起读者天然的好奇心,使人好奇;
二是引起读者固有的疑虑,使人怀疑;
三是满足读者想了解的欲望,使人想学;
意思如果再递进一层,我们会发现,原来标题中是要具备“让人好奇、情感共鸣、想学”的意味在里,才会让用户在无数流淌的标题中,一眼相中你的那条,并点击进去,继而分享开来,再度吸引来更多人,因此引爆就发生了。
我们常见社交网络中的大部分问题,归纳为两个很白痴的小问题,即:
我为什么要点击这个?
我为什么要分享这个?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咬合起来,就回答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如何让信息在关系链中快递、获得海量流量,以实现一触即发的理想状态?
“这最好玩”四个字背后的意味,则经典地诠释了为什么用户要点击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为什么“这最好玩”风格的标题,能首先左右“打开阅读率”这个关键数据,并左右后续引爆呢?
答案是,因为用户理解成本最低,可以一目了然。在社交网络中,用户理解成本是诸多成本环节中的一个,背后是环环相扣的消费成本、创造成本、创意成本、分享成本等。但带出了关键两句话:
1、让用户的成本最低,企业成本才能最低(因为引爆后,成本几乎为0)。
2、不是企业的角度,而是用户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