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资 讯

    BBS回忆录,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来源:上海悦普网络 日期:2018-05-19 00:22 点击:

    西祠胡同还是遭到艺龙转手出售,这个故事的结局最终也许因为交易价格而显得不是那么忧伤,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老迈的BBS社区仍然能够值的上8500万人民币,姑且还称得上是有着一点“正能量“。

    天涯、猫扑、凯迪、西陆……更多昔日风靡一时的老牌BBS社区,如今无不只能是苟延残喘,连在资本市场上作价贱卖的语权都已丧失。

    CNNIC的数据显示,2009年是BBS社区由盛转衰的节点,其使用率首次出现下降(2008年为30.7%2009年为30.5%),那些拍砖论道的江湖高手相继离开,再无回首。

    2010年,腾讯收购康盛创想,全国最大的BBS社区建站系统沦为网络巨头的战略玩具;

    2011年,天涯社区的创始人邢明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表态不放弃上市,称已扫清一切障碍

    2012年,猫扑网将公司撤离北京,在一片惋惜声中远赴广西南宁,同时启动了裁员计划;

    2013年,工信部开始尝试取消个人备案,监管力度的升级让大量中小BBS社区名存实亡;

    2014年,发迹于BBS社区的秦火火和立二拆四等网络推手被公开宣判并入狱服刑。

    我们似乎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条中国互联网历史独有的曲线,谁也未曾料到它会扬到如此高的水位,早在微博改变中国的论调出现之前,BBS社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象征Web 2.0的使命,仅仅是发贴和回贴两个动作,就构成了人人皆可参与的美妙模型,它既可被视作雅典的市区广场,又有先秦稷下学宫的影子。

    然而,云烟易逝,作为达尔文主义的原教旨信徒,互联网从不怜悯那些背离市场的守旧产品,随着网民规模的递增和网络边界的扩大,BBS社区的吸引力逐渐丧失,人们一边铭记它的功绩,一边遗忘它的存在。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我们还是先来聊聊作为主角之一的西祠胡同的故事。

    一只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BBS社区是站长时代的标配,与今天各路豪杰聚首北京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不同,彼时资源尚未集中,许多日后声名远扬的BBS社区就这样从全国各个城市拔地而起,天涯源于海南,猫扑产自湖南,19楼安居浙江,而西祠胡同,则生在南京。

    1998年,南京动力交通学校计算机西教师刘琥创办西祠胡同的动机十分具有超现实色彩,它比百度贴吧和豆瓣更早的支持用户自主创建兴趣群组,每一名注册用户都有权利申请一个由自己管理的版面,并对版面的名称、配色等属性进行设置,在西祠胡同的文化里,这叫装修。

    装修完成之后,新上任的版主就可以待客了,比如一个网名为牛吃草的西祠胡同用户,于1999年创建了名为记者之家的版面,经过牛吃草和其他几名版主的悉心运作,记者之家一度成为中国传媒行业最为著名的讨论版,而这名网友牛吃草,则进出于《南京晨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然后去了梅花网做总裁。

    为了鼓励用户持续运营版面,西祠胡同还为这些版面策划了一套算法,用于统计排名等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性循环,具有责任心的版主为了冲榜而不断拉入新用户,而那些欠缺热情的版面则自然下沉,远离用户的点击入口。

    不过,到了西祠胡同人气渐涨、已经足以超越地域成为中文网络的一杆旗帜的时候,这种松散化的管理结构也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很多水军机构开始贩卖炒版业务,即通过技术方式人为提升某些版面的热度,进而取得更好排名,而这些版面的内容,则或多或少带有比较赤裸的商业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