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资 讯

    拯救生鲜电商找“奇葩”说不定是个好办法

    来源:上海悦普网络 日期:2018-05-19 00:24 点击:

          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能够盈利,7%有巨额亏损,88%略亏,4%盈亏持平。如此惨淡的在农产品电商,问题多多,困难重重,到底怎么破!才能活下去?

     

          烧钱or等死!亚马逊告诉你,很苦


          在互联网行业,有个很不好的潜规则,就是烧钱。每一个入局的公司,都在等着对手们烧钱烧死的那一刻,好来收拾残局.传统电商如此,在线视频如此,当下的O2O也是如此,生鲜电商更是如此,美味七七其实就是先把钱烧完的那个先烈。从2015年至今,倒下的生鲜电商也不在少数,如水果营行、特土网、采购兄弟、后厨网、小农女、慢品时光、卡卡鲜、菜管家、吉哆生活网、优菜网等,其实从表面证据看,也都是如此。

          能持续烧钱就能活下去吗?前面提到亚马逊烧了9年前,活是活着,但也只是进入了美国五大城市群,在快递业最成熟的地方才能真正有效保证生鲜品质和种类,且依托亚马逊巨大的用户群,依然活的艰难。


          所以,评论认为,亚马逊的生鲜电商目前也顶多只能算进入了这一领域,在美国食品杂货行业总销量中仅有0.8%的市场份额。这个苦啊,还不知道要挨多久。而在中国,整个市场无论是从冷链还是产品供应都不完善的情况下看,能比亚马逊玩的好到哪里去呢?

     

          与其做大而全,不如从找个奇葩慢慢来

     

          在京东集团副总裁邓天卓看来,生鲜电商最重要的是解决供应链难题。生鲜品类下面有很多细分品类,肉类和水果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不同水果间的供应链要求又可能千差万别。但这几乎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了,尽管许多生鲜电商都号称正在破解此难题,如倒闭的美味七七就祭出了万平米仓储、自建农产品基地、自建物流冷链中转站和线下实体店,其他不少公司也纷纷开辟自己的生鲜专属采购点、到居民楼下的各种带温控功能的快递柜等。

     

          结果反而进一步加大了自身本来就已经沉重的负担。而大而全却没有多少特色的生鲜电商又如何能吸引顾客兴趣呢?一个问题远比供应链更亟待解决——我必须知道,我为何非要选择在你这里购买水果?

     

          仅仅一个价格便宜并不能回答问题,只会陷入价格战,反而是最初阶段生鲜电商的玩法给出了解决方法——刷爆款。如顺丰、京东、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等电商在2013年打得火热并延续到2015年的海外直采车厘子大战,对此,天猫电商平台喵鲜生负责人乐觉就曾表示,生鲜电商花精力去推1―2款主打商品,是从带来关注度的角度考虑,基于价格和体验度,消费者会主动传播,就能为网站带来新的用户。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带来用户,而是用爆款的方式来破解供应链的难题。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供应链的负担,测试和发现整个渠道衔接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旦一个产品做到极致,让用户从此只在网上购买这个产品,就是胜利。至少,当年的褚橙、车厘子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只是后来大家都从生鲜的垂直极限品类冲击全品类,反而一下子陷入了当年卖书的当当快速转型全平台后的那种尴尬。

     

          从线下稀罕的生鲜产品中找突破口,用“奇葩”的生鲜从线下门店处争夺顾客眼球,这就是边缘化创新。从一个奇葩,到更多的奇葩,让奇葩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只是高端享受,这样的生鲜电商,才真正能够有人爱。

     

          跨界模式的引入,或能破解刷爆款难

     

          刷爆款,许多生鲜电商都在做,也都在寻找奇葩的生鲜来刺激眼球,可市场依然没有真正打开,爆款越来越难刷。有时候这就需要跨界的力量,进一步边缘化创新。比如4月8日,”本来拼团”人人店上线,仅10天时间,成单数量已超过13000单,且以每天千单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这个本来拼团的东家背景很深厚,就是那个当年捧红了褚橙顺便捧红了自己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可它这个拼团+人人店的模式,为何红火呢?其实就是借助了微巴人人店作为一个微信端的分销平台功能,用其实并不陌生的团购方式,在微信这个社交网络上,实现了朋友之间的共同拼团,自主传播。当然,除了团购能够价格低到爆以外,开团的“团长”还能获得其成交团成员的佣金返利来刺激传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