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们往往会看到一篇文章阅读量10万+,点赞数数千计,却在朋友圈里罕见其踪迹。为什么呢?因为数据作假。我们都知道微博上、论坛里有水军出没,微信公众平台也没有“逃过此劫”,在某宝上就有这样的业务。
所以,如果去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有数据造假行为呢?
一般公号运营者都有类似的感受:文章在推出后的第一天阅读量就会达到峰值,而后如若没有推广行为,会日益递减。具体用数据来呈现,会是怎样呢?
新媒体指数连续7天对平台1万篇文章的阅读数进行监测,发现不管公号粉丝如何,文章质量如何,都呈现出大同小异的走向趋势。文章推送后第一天,阅读数为总阅读量的75%,第二天净增长阅读数锐减至12%,第三天再度呈指数递减,跌至6%,继而3%,2%,1%,7日后已微乎其微,几乎没有增长。
所以,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数据作假,可以以这一数据为标准,对文章进行3天左右的监测即可,如果阅读净增量总体呈现递减,总阅读量缓慢增加则为正常;反之,净增量陡增、亦或是波动较大,则数据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