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资 讯

    微信营销“人贩子一律处死”成功?失败?

    来源:上海悦普网络 日期:2018-05-19 01:27 点击:

    近日,很多人的微信突然被“坚持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坚持卖孩子的判死刑,买孩子的判无期!偷孩子判死刑!不求点赞,只求扩散。”的网帖刷屏。许多网友表示支持“一律死刑”,并接力转发。该事件不久后就被珍爱网承认是“员工未经批准擅自启动“的营销行为,公众顿时一片谴责之声。如此微信营销,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营销的成功之处:引起用户的情感上的共鸣

     

    人贩子一律死刑”事件是一次比较典型的病毒营销。同看过专门描写拐卖儿童电影《亲爱的》后的人一样,“人贩子一律处死”的话题让大多数人都会对被拐家长所承受的痛苦和绝望感到怜悯和同情,引发了对人贩子仇恨的共鸣。通过利用的大众尤其是母亲们对人贩子的痛恨以及保护孩子的心态。让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

    有人估算,相关的微信、微博被上千万人阅读,可能有百万人进入该网站注册页面,让网站新增了数万注册用户。也就是说,就算事后向公众致歉了,营销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如果以拓展新用户为目标的话。

     

    失败之处:只管传播,不管效果 

     

    如果以为只要能广泛传播就能出现好的营销效果,那就大错特错了。好的营销口碑的形成最基本的要求是产品必须要有优质的质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劣质的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不会形成良好的营销效果。

     

    其一:“人贩子一律死刑”的转发者,可能很多都是有小孩子的父母,而营销的引导页面却是婚恋网站,面对的是未婚成员,因此这种营销的目标群体就是错误的,难以确定到底有多少有效客户。而且很多人在转发的时候,直接把珍爱网的网址删除了,很多人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个有公司名的图片,这使得好不容易造起来的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贩卖儿童判死刑”虽然引起热议,这一观点本身却有很大问题,煽情大于理性,甚至不少参与接力者被斥“脑残”,被朋友拉黑。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活动为网站增加了新用户,却大大降低了网站的社会美誉度。

     

    借助能激起大众负面情绪的事件进行营销风险性很大

     

    网络营销的基本原则是不要通过欺诈的方法激起大众负面情绪的事件进行营销,一方面容易引发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干预,给企业口碑的传播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利 用大家的善良去做营销的行为,是一种不太道德的营销手法,一旦被揭穿,会遭到大众的谴责,产生反作用,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影响企业的声誉,得不偿失。现 代企业,即使是一些大企业也往往容易忽视负面口碑传播的严重性,没有一套及时、正确地处理危机的机制,常常会使企业的危机愈陷愈深。

     

    人贩子一律死刑”的营销一旦被揭穿,涉事企业就忙不迭地发声明澄清并道歉,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临时工”的“未经批准的擅自营销行为”。这种做法或许能蒙混过关几次,但绝非长久之计,最终会产生反作用,以至失去公信力而被网民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