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这次调研选择的八张图片:
这八张图片风格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对八张焦点图大致解析了一下。
图一:色彩炫丽浓重,偏可爱方向,突出品牌,店主的概念,无促销字眼,无数字
图二:比较有品质感,浅色系,突出卖点,永久包邮,附属关键词,VIP
图三:颜色偏粉嫩,重点突出包邮活动,附属信息:产品品牌和活动时间,活动配合时间节点,有限时条件
图四:深色系,视觉对比强烈,重点突出秒杀,传达信息:品牌,活动及活动时间。文字诱惑,有限时条件
图五:具有知名品牌吸引力,图片风格颇具小资情调,突出折扣信息,限时资讯。展示一个单品。
图六:图片比较有张度,运用裸女图加上1元抢购活动,视觉冲击力大。美女+1元+送IPAD的卖点刺激。
图七:暖色调深色系,纯色背景。文字、产品图片过多,重点不够突出,使用热销数字来打造马太效应。
图八:暖色调,少女情怀,突出满减活动,有品牌影响力。传达信息:产品品牌、品类和风格
我将这八张图发给一些朋友(找了三十个人,其中9个男生,21个女生,年龄层都跟我相差不多,20岁到30岁),让他们按照直觉来选择八张焦点图的点击次序。然后排列给我。并告诉,首选某张图片的理由。统计结果如下:
我整理了一下数据,将第一点击的权数设为8,第二点击的权数设为7,以此类推,最后点击的权数设为1。于是整理出来了八张图各自的得分权重如下:
总得分排名:图6>图8>图5>图3>图7>图1=图2>图4
其中男生选择的得分权重图如下:
男选得分排名:图6>图5=图4>图8>图2=图3>图7>图1
女生选择的得分权重图如下:
女选得分排名:图8>图6>图5>图3>图7>图1>图2>图4
上面三个矩阵图还是不能直接说明问题。那我再加工一下,整理成如下一个表格。
我有必要对上图做一些名词解释
得分:图片得分为加权得分,人数乘以相应分值再相加所得
得分比:男生得分占总得分比例,女生得分占总得分比例
首选率:单个个体在8张图片上首选点击此图片的概率
得分率:单张图片得分点总得分的比例
首选次数:在调研总体30个人中共有多少人次首选点击此图片
末选次数:在调研总体30个人中共有多少人次最后选择点击此图片
如此解释过之后,应该能差不多看懂上面那些数据了,例如图1在男生人群中的首选率为0.35,也就是说焦点图1在正常情况下,男生会去点击的概率是0.35
除此之外,我还从调研者的反馈理由中抽出了一些关键词。比如说,秒杀,满减,包邮之类的,也列成了表格,如下所示:
上面这张图的名词就比较简单,就不解释了,大家应该看得懂。比如说关键词美女的涉及人次为5,说明有5个人因为美女这个刺激属性而去点击一张图片,关注度为0.11,说明,有百分之十一的人在点击习惯中会考虑到美女的因素。
最后我做一下整体的分析吧:
一、从每张焦点图的总得分来看,差距并不是很大,八张图得分率最高的图6是16%,得分为174分,最低的图4得分率为10%,得分为109分。8张图的平均得分是135分,可见,任何一张风格的焦点图都有他所对应的 一组兴趣人群。其中,图3,图5,图6,图8四张图高于平均分。
二、从首选率来看,男生的前三选择分别是:图6、图5、图4。女生的前三选择是:图8、图6、图5。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见,品牌,美女,秒杀之类的关键属性在男生女生中是通用的。男女生选择原因区别比较大的是产品功能性。比如图7化妆品,图8女士内衣对女生的吸引力显然比对男生的吸引力大。
三、从选图理由中分析可以看到,女生的心思比较细腻,图片的色彩,格调,内容对她们的影响更大,而男生选图理由刚相对简单,他们更容易接受最简单明了的视觉刺激。例如夸张的图片效果,醒目的促销字眼对男生的刺激就比较大。(从选图理由中还可看出,美女对女生的吸引力是不逊于男生的)